#我只是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
這兩天到新竹的山上露營,又再次感到深深的幸福,身心靈和大自由共處,清晨看見粉紅色的日出彩霞,美景把我的心填得滿滿的,我一直知道這是我想過的生活
——與自由為伍,以自然為家。
回到家,果然又被罵了,因為不小心曬傷了,媽媽最討厭我的黑皮膚,我被訓了一頓,除此之外,這次露營之前,她又再次告訴我,「如果每月收入不達幾萬元,你就去找個穩定收入的工作!」
這種非主流的生活,讓我承受不少壓力,其實自己果決去做很簡單,最難的是不讓身邊的人影響你,因為這種未知連自己都會擔心啊!當自己動搖時,家人直接要你轉換跑道,反之,如果此刻家長能好好接住你,那會是多強大的助力呢.....
每次分享會時,都有好多人告訴我「我也好想去旅行,但我父母不準!」常常聽到我都覺得好難過喔,這到底讓孩子錯過多少他想擁有的美好時光呢?
我從一開始去旅行父母反對,跌跌撞撞衝突不斷,最後終於達成協議;現在又因為收入不穩定,每天都被唸。
我知道那背後是擔心、是愛、是「為我好」,但這「為我好」究竟是「誰覺得好」?
我常常覺得好多家長往往搞不清楚「自己」和「孩子」的界線,小孩是母親生的,但人生終究是他自己的,你們終究是不同的個體!父母可以對孩子有期許,但必須明白,那終究是「父母的期許」,如果小孩不願意,請尊重他。
我想重要的是,孩子是否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啊!
剛好這兩天露營時,遇見一對父母,讓我對教育有了更多參照。
1.
昨天露營時下起一陣大雨,大家紛紛躲到室內,這時候我看見一個小女孩開心地向我跑來,全身溼答答的,我嚇了一大跳,我說「你怎麼在淋雨?趕快去洗澡喔!不然會感冒!」她只是一樣笑嘻嘻的說「我要去找我爸爸~」一溜湮地從我身旁跑走了。
我順著她的方向看去,她跑呀跑呀直到一把把她爸爸抱住,意外的是,她爸爸竟然只是溫柔的和她說「你會冷嗎?」女孩說不會,要爸爸陪她玩,爸爸沒有半點猶豫地自個兒撐起傘,看著女孩又在雨中自顧自地奔跑,甚至在溼答答的草地上躺下享受雨滴。
這位爸爸和我不一樣,沒有馬上要女孩停止淋雨去洗澡,只是問起她冷不冷,如果不冷,那就去玩吧!
——沒有教條和規則,只問她的感覺。
2.
後來和女孩的媽媽聊過,他們夫妻的教育方式實在讓我敬佩。
她說她的教育就是「沒有教育」,只是誠實告知女孩媽媽的需求和原則。
舉例來說,因為女孩還小,媽媽都會幫女孩洗澡,偶爾女孩不想洗澡,媽媽會溫柔地說「媽媽等等要去洗澡了,你錯過了就沒人幫你洗澡囉!你要想清楚,如果你可以接受一晚沒洗澡會臭臭的或是不舒服,那就沒問題!」
這時如果女孩說「可以等一下再洗嗎?」
媽媽會反問「那要等多少呢?我只能等OO分鐘喔!」
這一來一往的對話,讓女孩自己想清楚,不洗澡沒關係,但妳要自己負責;如果最後決定要洗澡,那要和媽媽一起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時間,平衡彼此的需求。
——沒有強迫、沒有批判、讓女孩思考自己的選擇、並學會負責,在自己和小孩的需求裡找平衡,相互尊重。
3.
女孩去超商時常常想買玩具,媽媽以環保為由禁止她買塑膠玩具,這是媽媽的原則,清楚讓她知道。
有時女孩會大哭大鬧,媽媽不會制止她,有時抱抱她,讓她知道媽媽在乎你的情緒,「因為每個人都有情緒,大人會有,小孩也有,要讓小孩好好的宣洩,直到情緒跑完。很多大人會直接大罵不要哭!那是不健康的。」
「不過她大哭大鬧也不過三次,後來都沒有了,因為她知道哭鬧沒用了,有時候大人看到小孩哭鬧就會順著她,小孩很聰明,知道這有用之後就會變本加厲。」媽媽說。
——清楚表達自己的原則,如果孩子有情緒就讓她好好跑完。
4.
有時候媽媽的表達也許讓女孩誤會,媽媽會在女孩想要哭之前說「停!等一下!」女孩會愣住,這時媽媽趕緊解釋「我剛剛說的話沒有這個意思,我只是OOO,所以OOO,你誤會了喔!這樣說完有沒有好一點?」媽媽從不擺架子,只是誠懇的道歉,女孩的難過會就此打住,接著很快又跑去玩了~
——趁著孩子情緒出現前先和她解釋,否則入坑後就來不及囉!就只能等她情緒跑完了~
______________
這些例子都讓我好有感覺,從孩子小時就用愛用尊重去對待,孩子長大情緒會更加穩定,也會更懂得思考、為自己負責。
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,真的希望天下父母都能對孩子相互尊重、溝通、成長。
還有,對於我想要過的生活,我可以百分百的肯定,我可以為這個選擇負責。
謝謝大家看完這篇長文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IG: roann_chen
📚MyBook📚我沒錢 所以邊畫畫邊旅行
博客來:https://is.gd/212XX4
金石堂:https://pse.is/NUCEU
誠品:https://tinyurl.com/vtmjtdv
TAAZE:http://bit.ly/2SOMnXE
三民:http://bit.ly/2Qi9Qyw